当前位置: 首页 > 刑事文库 > 原创文章

刑事文库

小药丸,大麻烦!起底网红药背后的刑事风险

| 发布时间:2020-08-20 | 阅读:4812

在今天,网购已经成为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部分,网购微商海外代购直播带货成为了当前购物消费的主要渠道。与此同时,一些来自海外的网红药神仙药更是受到了不少爱美人群、时尚达人的追捧。然而,这些具有减肥提神功效的药物,果真如商家所说的那样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不依赖不反弹吗?日前,笔者接到多起咨询,当事人均系因服用减肥药、聪明药等网红产品而被公安机关调查,更有甚者因在尿液中检出毒品成分而被处以拘留、罚款等治安处罚。这些网红药,究竟有何种魔力让这么多人趋之如骛,又有何种魔力竟然让这么多人陷入毒品的梦魇?笔者通过本文,带你一探究竟。

一、网红药品的形与色

据笔者了解,在市面上备受追捧的海外网红药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以Dermcare蓝胖子等品牌为代表的进口减肥药,一类是号称具有提神、增强注意力功能的聪明药

(一)Dermcare蓝胖子等进口减肥药

今年8月以来,有媒体报道称,不少市民网购泰国“DC减肥药后,被警方以涉毒案件带走调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笔者撰文之前,上海市禁毒委员会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明确表示:网红产品泰国进口“DC减肥药在国内属于新类型毒品,并将于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领域和寄递渠道禁毒工作的相关意见。

上文中的“DC减肥药,是泰国生产的品牌名为Dermcare的一款减肥药物,简称“DC”。该种减肥药分为主药和辅药两部分,主药是用来减肥,而辅药则是用来缓解副作用。之所以备受追捧,则是因为这款药物的货源渠道是泰国本地正规诊疗机构。换言之,在泰国,DC减肥药是一种处方药,医生会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搭配不同的药物种类,提供客制化方案,让消费者觉得靠谱。据此,很多微商群体,便通过微信等渠道向国内消费者销售这款一人一方,相对安全,副作用轻微的药物,一时间“DC减肥药成为备受追捧的网红产品。

笔者检索有关资料后发现,这款网红减肥药之所以能起到显著的减肥效果,其主要成分是一种名为芬特明(芬他明)(Phentermine的物质。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操纵大脑中一种名为5-羟色胺(5-HT/serotonin)的神经信号分子,发挥抑制食欲的作用。

另外一种名为蓝胖子的减肥药,笔者经过检索发现,蓝胖子减肥药中的主要成分为安非拉酮(Amfepramone。其作用机理则是刺激下丘脑的神经中枢,使人有饱腹感,可控制食欲减少食物摄入量,但会提高身体兴奋性,易出现莫名情绪波动、狂躁或失眠、情绪亢奋等一系列副作用,甚至会形成药物依赖。

(二)具有提神、增强注意力功能的聪明药近年来,聪明药滥用问题多次被媒体报道,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每到中考、高考前夕,一些考生家长微信群、QQ群里就会疯传聪明药广告,那么,聪明药究竟是什么?吃了它真的会变聪明吗?据了解,滥用聪明药的主要为学生、上班族、考证族等人群,通过服用聪明药,在短时间内获得集中注意力,提升工作或者学习效率等效果。

经笔者调查了解,在国内被滥用的聪明药商品名称主要有利他林、专注达两种,是一类临床治疗用处方药,其主要成分为哌甲酯或者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在临床上,哌甲酯主要用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儿童,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多动症。此外,还有一种叫做莫达非尼的药物,也常常作为聪明药而广为人知。在医学上,莫达非尼(Modafanil是一种觉醒促进剂,被用于对发作性嗜睡病、轮班工作睡眠紊乱以及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相关的白天过度嗜睡等紊乱症的治疗。通俗而言,服用这种药物,可以让人减少睡眠甚至是无睡眠,从而起到提神、专注的作用。然而,对于不具有上述病症,单纯为了追求注意力集中、精力旺盛、变聪明的非适应症人群而言,滥用上述药物,将会产生药物依赖,诱发一系列精神问题。经过初步的调查,笔者发现,上述两大类网红药物,无论是商家鼓吹无毒副作用的减肥药,还是提升专注程度的聪明药,无一例外,均含有会使人产生药物依赖、具有成瘾性的药物成分。而经过检索,笔者发现上文提到的芬特明、安非拉酮、哌醋甲酯、莫达非尼等,均已被列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公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通知(药监药化监〔2013〕230号),施行严格的目录管制和行政许可等措施。

二、网红药品的罪与罚

上文中提到的芬特明(Phentermine)、安非拉酮(Amfepramone)、哌醋甲酯(Methylphenidate)、莫达非尼(Modafanil)等都是都属于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明确列举的精神药品。而我国《刑法》第357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显然,上述网红药均属于国家规定管制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含有上述物质的网红药和海洛因、冰毒一样,属于我国管制的毒品种类。这就是网红减肥药、聪明药之所以与毒品发生关联的原因。为了便于理解与区分,笔者认为,可以从服药者供药者双方视角出发,起底网红药背后的刑事风险:(一)合理区分服用行为上述含有芬特明、安非拉酮、哌醋甲酯、莫达非尼等成分的减肥药、聪明药,由于具有成瘾性,被《刑法》作为毒品进行规制。因此,基于非医疗目的而服用此类减肥药、聪明药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吸毒行为。而在我国,吸毒行为属于治安违法行为,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可以作出处以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甚至根据《禁毒法》等相关规定可以采取责令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等措施。生活中,服用减肥药、聪明药的群体一般为年轻群体,其服用这些网红药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得减肥疗效或者提高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自身并无相关的药理知识,更不具有主动购买吸食毒品的故意,而实践中也有人服用减肥药、聪明药成瘾后转而吸食冰毒等毒品的现象出现。为此,笔者认为在案件处理上不能一刀切,一律按照吸毒行为进行处理,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对于被微商不实广告所蒙骗,不了解相关减肥药、聪明药的药物成分而服用的消费者而言,不应认定为吸毒行为,而应当认定为误食行为,行为人并无吸食毒品的违法故意,故不应对其进行行政处罚。此外,对于有部分家长受蒙骗、蛊惑,从而购买聪明药给子女服用的情况,应就其购买行为应以批评教育为主,不宜追究法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九条  违反治安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减轻处罚或者不予处罚()情节特别轻微的;()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谅解的;()出于他人胁迫或者诱骗的;()主动投案,向公安机关如实陈述自己的违法行为的;()有立功表现的

第二,对于明知减肥药、聪明药是国家管制的精神类药品而依然滥用的,或者服用减肥药、聪明药成瘾后,转而选择吸食冰毒、K粉等毒品的,要按照吸毒行为来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戒毒措施。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三)吸食、注射毒品的;(四)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禁毒法》第三十三条 对吸毒成瘾人员,公安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同时通知吸毒人员户籍所在地或者现居住地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戒毒的期限为三年。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

第三,基于医疗目的服用或者使用国家列管的麻醉、精神类药品,也应严格遵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如果行为人无法提供有资质的医师开具的精神药品处方,甚至编造、伪造处方,骗取获得超量的国家列管的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使用的,要按照吸食毒品进行处罚,构成其他犯罪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二)依法区分提供行为对于销售、提供所谓网红药物的一方主体如何进行处理,实践中的情形复杂多样,但笔者认为,办理此类案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成分鉴定意见进行准确认定。换言之,定性对案件性质、立案管辖、罪名适用等具有关键影响,实践中必须严格把握,刑事治理过程中也必须遵循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准确认定行为人法律责任。具体而言:属于国家列管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的,按照毒品犯罪案件办理;不属于毒品但涉及非法销售药品、销售假药等行为的,按照非法经营罪、销售假药罪、销售有毒有害等进行论处。因此,对于销售、提供网红药的行为,可能触犯以下罪名: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我国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据此,认定某一物质是否属于刑法意义上的毒品,应当具备两个条件:其一,应当是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如果不是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或者是不能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则不能认定为毒品。其二,此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已经被国家管制,如果没有被管制,也不能认定为毒品。管制方式是国家相关部门发布文件,列明被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种类和名称。例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11月公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是当前我国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进行管制的基本文件。20159月公安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列管办法》,该办法的附录增补列管了116种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而上文所述的网红减肥药、聪明药的主要成分,是对以往已出现的毒品进行分子结构修饰或者改造而成,可以使人体产生类似甚至更强的兴奋或致幻作用,因而具备前述第一个条件。进而,网红药物能否被认定为毒品,关键在于其成分是否被国家管制。如果没有被管制,则不能认定为毒品。据统计,我国已经对170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和芬太尼类物质这一整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进行了管制。由于这些新精神活性物质目前绝大多数没有合法医疗用途,故对走私、贩卖、运输、制造这些含有国家管制精神货麻醉药品的行为,一般都应当认定为毒品犯罪。

例如,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2019)沪0104刑初1349号刑事判决书显示:

经本院审理查明,被告人吴某某、陈某某系表姐妹关系。案发前,被告人吴某某在德国留学。20199月,被告人吴某某在德国通过邮递方式,将六盒含有安非拉酮成分的片剂寄送至本市松江区洞泾镇陆家圈路269弄中海悦府191号,收件人显示为陈某某。914日,被告人陈某某在该址签收包裹后被公安人员抓获,同时公安人员还从其住处查获由被告人吴某某寄送的另外四盒含有安非拉酮成分的片剂。……本院认为,被告人吴某某明知是毒品,仍予以走私安非拉酮共计455.04克,其行为已构成走私毒品罪;被告人陈某某明知是毒品,仍非法持有安非拉酮共计455.04克,其行为已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2.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精神药品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罪、精神药品罪的行为主体必须是依法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与单位。客观行为上表现为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这里的提供,不以有偿为条件,包括对使用者而言是有偿使用,但对行为人而言是无偿提供的情况。例如,医院的医生明知他人吸食、注射毒品,但在处方中提供某种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因此,对于某些医疗人员违法违规开具国家管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帮助他人获得管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行为,具有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定罪处罚:(一)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达到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三款或者本解释第二条规定的数量较大标准最低值的百分之五十,不满数量较大标准的;(二)二年内曾因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受过行政处罚的;(三)向多人或者多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四)向吸食、注射毒品的未成年人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五)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六)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3. 销售假药罪&非法经营罪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对于在国内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在国内没有合法外衣、在国内尚未合法化的境外真药(境外合法上市药品),不再按假药论处。因此,对于从国外进口入境的网红减肥药、聪明药而言,在201912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生效实施之后,即不再属于假药则对于生产、销售上述含有管制麻醉、精神药品的行为,应直接按照制造、贩卖毒品罪进行处理,对于生产、销售不含有国家管制麻醉、精神药品的进口药的行为,按照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危害药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未取得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经营药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以及《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四条:从事药品网络销售活动,应当具备药品经营资质等有关规定,构成非法经营罪。4.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笔者在进行案例检索时,还发现一款名为Yanhee的泰国减肥药,根据有关的裁判文书发现,该种减肥药被法院认定为有毒有害食品,当事人被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例如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2017)浙06刑终146号判决书认定:被告人陆某辉未经工商登记、未获得经营许可,低价购入人体内服YANHEE减肥产品,通过微信渠道加价销售。涉案减肥产品无中文生产批号、生产厂家、检验合格标识等产品信息,部分购买者服用后出现不良反应……本案无证据证实被告人销售涉案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预防、治疗肥胖症等疾病,也无证据证明购买者主要系出于预防、治疗肥胖症等疾病为目的而购买涉案产品。同时涉案产品包装上亦无药品成份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等事项,故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于药品的定义。据此可见,销售某些海外进口的网红药,还有可能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三、小结

俗语有云:是药三分毒,而对于时下流行的热门网红药而言则是是药全是毒”——盲目服用不仅有损身体健康,更有甚者还将面临牢狱之灾。对此,律师提醒,对于这些来路不明、未通过正规医疗渠道售卖的网红药物,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擦亮双眼,慎食勿食,作为微商、电商群体的经营者也要注意规范经营,防止小药丸引发大风险


 

参考资料:

1.上海法治报:上海禁毒部门警示这些打着减肥名号的减肥药是新类型毒品!

https://mp.weixin.qq.com/s/gjnYypAQJTz_Zo7AyjlW2g

2.澎湃新闻:你从微商手上买的泰国减肥药可能有毒!仍有不少人在代购

https://mp.weixin.qq.com/s/YiwdyIS1gLK48fIeaXdJpQ

3.澎湃新闻:微商强推的网红泰国DC减肥药,属国内管制药品有依赖性 

https://mp.weixin.qq.com/s/J2k70KlUDSnl7m4WC7A2cA

4.新氧:堪比魔教!深扒泰国DC减肥药,千万人心甘情愿拿命冒险的活体实验!

https://mp.weixin.qq.com/s/nIxzjKwwNSwheY1iWbRuCA

5.健识局:健识药师谈|火遍家长圈的聪明药其实是一种……

 https://mp.weixin.qq.com/s/kQ8D-j2xsf20rhWBwgs-zw

6.王锐园:聪明药的罪与罚,中国禁毒报

https://mp.weixin.qq.com/s/N1N77Ry16sCoFNoizi7fLw

回到顶部